我的科研之路:探测未知,响应未来
为激发同学们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动力,2024年12月18日,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邀请第六届苏州大学青年海归学者讲师团成员、特聘教授何亦辉老师为全体2024级新生作专题讲座,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讲座在医学楼402幢一楼会议室举行,由学院专职组织员王加华主持。
何亦辉教授以自己的学习经历为切入点,向同学们详细讲述了自己在求学过程中的奋斗历程和科研启迪。何教授分享了自己与材料学这一研究方向的初相识以及之后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交叉研究,通过这种跨学科的结合,激发出新的科研灵感。他重点介绍了自己和团队在核医学检测仪器中新探头材料的研究,特别是在解决我国核医学仪器领域卡脖子技术问题方面的努力和目标。何教授强调,在科研初期,很多材料的设计并没有捷径可走,许多成功的发现往往来源于两种元素组合后的“笨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看似简单,却往往能够找到最合适的材料。以核医学领域为例,从闪烁体监测系统到半导体检测系统的突破,体现了该领域巨大的创新潜力。如何在这一新兴领域中,找准关键问题,解决技术瓶颈,将基础研究推动到临床实践,是当前亟需攻克的难题。
讲座的最后,何亦辉教授鼓励同学们要抓住时代机遇。他引用了柴之芳院士的话,强调目前我国正迎来核科技工业发展的“第二个春天”,这为从事核医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希望同学们踏实打好专业基础,培养使命担当;持之以恒,不轻易更换研究方向;勇于跳出舒适区,勇敢迎接新挑战。何亦辉教授的讲座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科研探索兴趣,得到全体同学的热烈掌声。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不同专业领域及研究方向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也对未来的发展规划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期待每位同学都能在放射医学、材料学等领域的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