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广大党员不断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2024年12月6日,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退休党支部、研究生第二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学全会精神、看姑苏新质,比放医前辈、做实干先锋”开放式主题党日活动。党委书记王成奎、专职组织员王加华出席活动,教工第二党支部、退休党支部、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全体师生党员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的第一环节为学全会精神、看姑苏新质——参观苏州智能制造融合发展中心,旨在提升全体党员提升综合素质、推动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中心的一楼汇集了苏州十大板块的60多家优秀企业,按照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律,以新技术、新平台、新产品及新解决方案四个维度展示苏州智能制造的产业面貌。在AI直播和AI照片展区,支部成员们亲身参与,零距离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带给生活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党员探索如何将智能制造技术融入各自专业领域的思考。二楼服务中心展区以苏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实体,着力打造企业服务总入口,提供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支部同志们依次参观了“政策计算器”、“人到苏州必有为”、“一网通办”、“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科技创新高研值”等展区,让党员们了解苏州新变化,激发了对用知识发展祖国的浓厚兴趣和热情。参观尾声,党员们在“寄语未来”展板前合影,留下美好瞬间。
活动的第二环节为比放医前辈、做实干先锋,旨在增强全体党员党性修养传承并弘扬放医精神。
王成奎简要介绍以退休党员李士骏老师和冯定华老师为代表的放射医学开创者的奋斗争先经历,并为两位老师颁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专职组织员王加华老师、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孙亮老师、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彭蓉老师向退休支部党员教师李士骏老师、冯定华老师、张觐老师、许玉杰老师、刘芬菊老师、易剑老师献花。
随后,退休党员李士骏老师深情回忆了他1962年大学毕业后从教45年以来的峥嵘岁月。为国家核事业的发展,李老师辗转多个核工业一线场所,从矿山坑道到水冶提炼,从资料调查到系统研究,再从现场采样到实验室分析,涵盖了核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李老师通过多个实际例子叙述了我国核事业初期难以想象的艰难以及这种情况下整个国家坚定的决心和全体创业者强韧的意志,使党员同志感受到浓浓爱国情怀和自强不息的伟大进取精神。李老师用自己在科研上的奋斗勉励在场师生党员,条条大路通罗马,有困难不要怕,努力披荆斩棘往前走。
教工支部王艳龙老师提出要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王杨云老师感谢放医老前辈指导科研带来的光明,同时希望同学们,克服科研路上的难题,学会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做优秀的放医人。研究生二支部王俊人同志感谢放医精神这一宝贵财富,立志铭记前辈精神,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新的篇章;薛惠元同志希望全体学生党员在关键的历史时刻清醒、坚定,始终保持对党忠诚的初心,将科研成果落在祖国的大地上。
学生党员们将自己围绕“两弹一星”精神、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强核报国等主题精心制作的一些手工制品赠送给前辈们,并共同观看了制作花絮。
最后,全体党员在许玉杰老师的领誓下重温入党誓词,誓言铿锵有力,彰显了党员们的坚定信念与决心。
学院副院长华道本教授、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涂彧教授为研一新生党员颁发了党徽和定制科研记录本。
“学全会精神、看姑苏新质;比放医前辈、做实干先锋”开放式主题党日活动以学习二十届党的三中全会精神为切入点,通过深入了解苏州新质生产力,激发全体党员科研报国的决心。同时,主题党日活动强调放医精神传承,以荣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的老教师为标杆,加深了师生党员对放医精神的理解,更加坚定全体党员科研报国的远大志向,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新时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